犯罪心理结构
影响和支配一个人发生犯罪行为的种种心理因素和成分的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结合。由我国犯罪心理学家罗大华等人首先提出。犯罪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九项内容:①以自我为中心、极端利己主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②难以克制的强烈欲求和恶习;③对主观上感受到的挫折和压抑的反应;④与某种犯罪行为相适应的能力和其他方面的个体条件;⑤社会道德感和义务感的淡漠或缺陷;⑥在以上各项基础上产生的犯罪动机和犯罪决意;⑦自制力缺乏,不计后果,具有冲动性和冒险性;⑧自以为可逃脱惩罚的侥幸心理或厌世轻生;⑨轻度的精神异常或变态心理。以上各心理因素,以①、②两项为核心,形成了有机的统一 ...... (共538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