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百科 > 佤族

第八节 民间歌舞艺术

分类:佤族4609字

佤族的音乐、舞蹈别具一格,很有特色。歌与舞浑然一体,边歌边舞,歌词常常即兴发挥,在歌舞中包含着丰富的艺术技巧和文学内涵。歌舞者们的举手投足之间,蕴育着强烈的节奏感、韵律感和蓬勃高昂、团结向上的民族精神。著名的佤族舞蹈有“木鼓舞”“剽牛舞”“甩发舞”“铓锣舞”“舂米舞”“扫帚舞”等。

一、音乐

佤族音乐大致可分为有谱 (曲) 无词和有谱有词两类。从演唱形式和内容来分则大致为四个部分。

(一)“勒恩”

“勒恩”有乐器伴唱和无乐器伴唱之别。如唱史诗“司岗里” ,要用“司岗里”独弦琴伴唱;此外孤儿歌、挽歌和踏歌这类歌谣有用三弦、硭锣等乐器伴唱;而情歌、山 ......     (共4609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佤族

    第三节 生态资源

    佤族聚居地区为东经99°~100° , 北纬22°~24° , 主要分布在澜沧江、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的延伸地带,这些地区山峦重叠,平坝极少,也称阿佤山区。佤族主要聚居在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

    1543字 128
  • 佤族

    第五节 民族区域自治

    一、自治县的建立1.沧源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临沧地区西南部,在东经98°52′~99°43′和北纬23°4′~23°30′之间。汉至三国、东晋时沧源被称为哀牢县地,属永昌郡;南朝属宁州;

    8289字 123
  • 佤族

    第一节 生产习俗

    过去人类赖以生存的生产方式大致有:采集、渔猎、农业、畜牧业等,在佤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佤族不同程度地经历了以上几种生产方式,其中以农业为基本特征。佤族及其先民濮人属农耕民,农耕文化是他们的主要文化特征

    5615字 112
  • 佤族

    第二节 饮食习俗

    一、食源由于受社会发展水平、经济生活、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佤族人形成别具特色的饮食习俗。佤族的食品种类繁多,食源极广。佤族的食物以农作物为主,以采集物、猎获物为辅。主食主要以大米、玉米、小红米

    22085字 130
  • 佤族

    第三节 佤族服饰

    一、简洁自然的佤族服饰佤族喜居大山丛林,是典型的山地民族。大山般豪迈的个性,反映在日常服饰上,注重的是服装的朴实、自然、大方、耐用,很少刻意装饰。在服饰的颜色上,佤族酷爱红、黑两色。据说红色是天空的颜

    5366字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