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汉语 > 填词丛谈

词调的来源

分类:填词丛谈2072字

唐宋时代流传至今的千百个词调,就其音乐成分而言,有接近传统的清乐的,有属于来自西域的胡部诸乐的,当然大量的是出自燕乐系统,此外还有一部分是金元音乐。这些词调的来源是什么?最初的作曲者又是谁呢? 一般而言,是来自以下六种情况:

1.来自民间。民间流传的一些民歌民谣,经过艺术加工后,就成为词调。最著名的例子如《竹枝》,本来是四川、湖南一带的民歌,唐代诗人刘禹锡贬官来到四川巫山县,看见当地的小孩子吹着短笛、打着鼓唱《竹枝》,他觉得符合黄钟羽的宫调,后来他就仿作了几首《竹枝》词,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 ......     (共2072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第一章 什么是词

    唐诗、宋词向来并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诗和词也成为古代重要的两种诗歌体裁。在学习作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填词,就基本上掌握了传统诗歌的主要形式,在抒情达意、怡情养性方面也就有了更多的余地可供自己选

    531字 109
  • 词的性质

    词的性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变化的,各个时代的人们所理解的词,并不完全一致。我们可以从词的几个名称来看一看:1.曲子词。“词”这个名称还是比较后起的,在唐五代及北宋初年,一般都称之为“曲子词”。例如五代

    3235字 119
  • 词的起源

    在二十世纪之前,人们所能见到的词多是晚唐五代时期的,如晚唐的一位重要词人温庭筠,就曾被称为词中鼻祖。但晚唐词已经很成熟了,词的起源必然早于晚唐,于是人们纷纷去搜寻一些早期词的雏形,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

    3471字 78
  • 词体特征

    词在形式上与唐代近体诗截然不同,当然其中有一部分是从诗体演化而来的,但主要还是由它作为燕乐曲辞的性质所决定的,词的体制要受到乐曲形态的支配和制约。综合来看,词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由于后面几节中

    3465字 107
  • 第二章 词调

    词调是由曲调转化而来的,是符合某一曲调的歌词形式,也就是词的腔调,填词必须选择一个词调,然后按照它在字句声韵方面的要求填入词句,这样才是一首协音合律的词。因此学习填词,首先就应对词调有所了解。

    96字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