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汉语 > 虚词

分类:虚词321字

副词。(一)时间副词。表示事情就要发生。可译为“就要”、“即将”。上古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诗经·魏风·十亩之间》)○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余。(《史记·樊郦滕灌列传》)中古十八岁当一小发,服此散,病行复差。(《三国志· 魏书·华佗传》)○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集·归去来辞》)近代从此暂别,相见行有日矣。(《聊斋志异·贾奉雉》)(二)用在数量词前,表示“将近”、“快”的意思。上古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岁。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史记·龟策列传》)○且高帝披坚执锐,蒙雾露,沐霜雪,行几十年。(《汉书·韩安国传》)中 ......     (共321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一、代词。人称代词。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中古名乐浪人为阿残。东方人名我为阿,谓乐浪人本其残余人。(《三国志·魏书·袁涣传》)○谢车骑问谢公:“真长性至峭,何足乃重?”答曰:“是不见耳。阿见子敬,

    902字 67
  • 阿的

    代词。指示代词。表示近指,可译为“这”。近代早是没外人,阿的是甚末言语耶?(《拜月亭》三折)

    55字 65
  • 阿堵

    代词。指示代词。表示近指,可译为“这”“这个”。中古殷中军见佛经云:“理亦应阿堵上。”(《世说新语·文学》)○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160字 67
  • 阿莽

    代词。疑问代词。询问方式或原因,可译为“怎样”“什么”。中古如今及阿莽次第,五下乃是调子。(《敦煌变文集·燕子赋》)——次第,光景。

    76字 50
  • 阿没

    代词,疑问代词。用于反问,可译为“什么”。中古于身有阿没好处?(《敦煌变文集·燕子赋》)近代天下只知有杜荀鹤,阿没处知有张五十郎?(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二)

    95字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