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晓景
苏 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题中“晓景”二字有的本子作“晚景”,从诗意看,作“晓景”为胜。元丰八年(1085)作于汴京(开封)。这是一首咏画诗。惠崇,宋初诗僧和画家。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说他“工画鹅雁鹭鹚,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渚,萧萧虚旷之象,人所难到”。从苏诗看,惠崇这幅《春江晓景》是个鸭戏图,加上修竹桃枝、蒌蒿芦芽的点缀,生动地描绘了早春风光。但是,画有画境,诗有诗境,一首好的咏画诗不在于再现画中之物,而在于能否依据画面形象创造出诗的意境。苏诗确实做到了这一点。绘画是视觉艺术,不能直接表 ...... (共1259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