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鸿遍野
分类:非本义词183字
语出《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后演化为“哀鸿遍野”,比喻在天灾人祸中流离失所而呻吟呼号的人遍及四野。又作“哀鸿遍地”。梁启超《新罗马》:“哎呀,我记得历史上的罗马何等殷阗繁盛,怎么今日却是哀鸿遍野,春燕无归,满眼凄惶。”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二十九章:“此次战后,兵匪纵横,哀鸿遍野,地方更形凋敝。 ...... (共183字) [阅读本文]>>
语出《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后演化为“哀鸿遍野”,比喻在天灾人祸中流离失所而呻吟呼号的人遍及四野。又作“哀鸿遍地”。梁启超《新罗马》:“哎呀,我记得历史上的罗马何等殷阗繁盛,怎么今日却是哀鸿遍野,春燕无归,满眼凄惶。”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二十九章:“此次战后,兵匪纵横,哀鸿遍野,地方更形凋敝。 ...... (共183字) [阅读本文]>>
本为三国时蜀主刘备的儿子刘禅,小名叫阿斗,一个无所作为的亡国之君。后常借指无能的人。廖盖隆《关于社会主义新长征》:“如果认为老百姓是阿斗,他们不配知道各种各样的事情,那就是完全错误的。”[例]那种把群
喻指对新娶娇妻美妾极其宠爱。也喻指妻妾失宠而禁于深宫幽室。金屋:比喻极其华丽的建筑,多为美女居所。清·黄遵宪《九姓渔船曲》:“为求簉室梦泉邱,敢挈阿娇贮金屋。”元·黄《贫妇谣》:“君不
北京方言:满族人称公子、少爷为“阿哥”。
本为鲁迅著名小说《阿Q正传》主人公,是“精神胜利者”的典型。后用来泛指自欺欺人的做法,或指这些人所表现出的可笑样子。《小说月报》1988年第6期:“葡萄吃不着,说葡萄酸,你真是一个十足的阿Q!”蓝翎《
学生对代数课的称谓(含诙谐意)。阿四是“R4”之谐音。流行于部分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