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ㄤ)範(㔾) 人不美渥,行無善焉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富礦,這從“大”即可看得清楚,人既不能身殘,更不能腦殘,它和人類一樣是進化的結果。漢字到了楷書時代就已經相當成熟了,似乎來不得率性的肢解。難怪所謂的規範字在大陸“范濫”了半個多世紀,怎麼總是“範”不起來?
“ㄤ”和“㔾”都是兩個古老的專作構形造意的符號,我們就先從這兩個符號說起。
尢(ㄨㄤ)的形體,原於甲骨文標意為“”的一隻腿長一隻腿短。 金文作“”,小篆作“”,其標意都是一個人的一隻腿長和一隻腿短。
“尢”《說文》釋“跛,曲脛也。從大,象偏曲之形”。古今人們只作組字構件,未曾見到單獨使用。
“尢”的標意是人的一隻腿長一隻腿 ...... (共3758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