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 ★常◎常
分类:常用字字源101字
表意,从刀从录,录有刻义,表示以刀刻之,本义读bō,割裂,引申为脱落、强制除去、强夺等;又读bāo,引申为去掉外皮或外壳(用于口语)。
【辨析】偏旁录,台湾作“彔”,与大陆稍有不同 ...... (共101字) [阅读本文]>>
表意,从刀从录,录有刻义,表示以刀刻之,本义读bō,割裂,引申为脱落、强制除去、强夺等;又读bāo,引申为去掉外皮或外壳(用于口语)。
【辨析】偏旁录,台湾作“彔”,与大陆稍有不同 ...... (共101字) [阅读本文]>>
bài敗,表意,从攵或攴,从貝(或二貝),表示手持棍棒击贝壳,本义为毁坏,引申为打败、失败、衰落等。《简化字表》类推简作“败”。
并,表意,甲骨文1、金文1、小篆1象二人并排而立之形,人的腿部用一条或两条横线连结,本义读bìnɡ,并列、并连,引申为合并、兼并、副词(表示不同的事物同时存在或进行)等;又读bīnɡ,用于地名,山西太
cái才,甲骨文、金文、小篆1造字本义未详。一说表意,象草木嫩芽刚刚萌出地面,本义表示草木初生。假借为才能、副词(相当于“刚刚”“仅仅”)等。纔,形声,从糸,毚(chán)声,本义读shān,黑里带红
采,表意,甲骨文从爪从果,有的字形果省略为木,金文、小篆1从爪从木,象手在树木上摘取果实之形。本义读cǎi,摘取,引申为开采、搜集、选取等,假借为神色;又读cài,卿大夫受封的土地,与“寀”同。採,形
chānɡ表意,甲骨文1从日从口,表示在太阳下讴歌,甲骨文2字形稍变;金文1把日移至口中,金文2字形稍变;小篆字形据甲骨文讹变,隶定为“昌”。本义为吟唱(是“唱”的本字),假借为兴盛、兴旺。【辨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