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汉字 > 形义演释

分类:形义演释345字

字形及本义

甲骨文上面是“口”,下面是人,合起来表示兄长。金文和小篆与甲骨文相似。《说文》: “兄,长也。从儿,从口。” “兄” 的本义是“兄长”。

字义演释

①“兄长”、“哥哥”。名词。《诗·小雅·棠棣》: “凡今之人(试看如今一般人),莫如兄弟(有谁能像哥弟亲)。”现如:胞兄;堂兄;兄妹;兄嫂。

②由“兄长” 引申为“亲戚中同辈而年纪比自己大的男性”。名词。《诗·邶风·谷风》: “燕尔新婚(新婚快乐迷着你),如兄如弟(更比兄弟还缠绵)!”现如:表兄。

③由“兄长” 又引申为“朋友间的尊称”。名词。《礼记·曲礼上》:“十年以长(年龄比自己大十岁以上的),则兄事之(就 ......     (共345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形义演释

    字形及本义甲骨文用一横画表示一个数目,这和结绳记数有关。“一”的字形,从初文到现在,几乎没有什么变化。陈彭年《广韵》:“一,数学始也(一是数目的开始)。”“一”的本义是数目字“一”。字义演释①一。数词

    855字 144
  • 形义演释

    字形及本义甲骨文像弯曲的鱼肠。金文和小篆与甲骨文相似。《尔雅·释鱼》:“鱼肠谓之乙。”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乙之像鱼肠。……可无庸说。”“乙”的本义为“鱼肠”。字义演释①鱼肠。名词。《礼记·内则》

    385字 67
  • 形义演释

    字形及本义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楷书,都是用两横画表示二个数目,这是原始的记数符号。《说文》:“二,地之数也。从偶一。弍,古文。”“二”字的形、义古今很少变化。本义是“一加一的和”。字义演释①一加一的和。数

    735字 86
  • 形义演释

    字形及本义甲骨文像一节树枝。古人用实物计数,因“十”是整数,就用一节树枝代表。金文在“|”的中间加一圆点,是结绳计数打的结,表示“十”。小篆将圆点拉长了,变成一横。《说文》:“十,数之具也。”“十”的

    493字 145
  • 形义演释

    字形及本义古代的钉子头是方形的,甲骨文像从上面向下看的钉子。金文像侧视的秃钉。徐灏《说文解字注笺》:“疑丁即今之钉字,象铁弋形。”“丁”的本义指“钉子”。字义演释①钉子。后作“钉”。名词。《西游记》第

    590字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