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象形字。甲骨文作“”,像斧钺之形(由“”演变)。以斧钺象征王权。本义是指古代最高统治者。《说文》:“王,天下所归往也。” 《尔雅·释诂上》:“王,君也。”《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降德于众兆民。”陆德明释文:“王,天子也。”这种意思的“王”今天读wáng。“王”字引申之又有统治之意。《诗·大雅·皇矣》:“王此大邦,克顺克比。” 《史记·项羽本纪》:“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即其例。这种意义的“王”今天读wàng。甲骨文早期“王”字作“”,后在其上缀加一横,作“”,至晚期则将“”所从之“”省减为一“”, “王”字构形便与我们今天楷书中的“王”字一 ...... (共421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