叜
分类:字源187字
会意字。从手持火把在屋中,是“搜索”的“搜”的本字。后借为“童叟无欺”的“叟”,即《说文》所说的“老也”。久借不归,又在表示本义的“叟”上加了一个形符“手”,分化为“叟”、“搜”二字。从甲骨文到《说文》小篆,“叟”的结构都没有太大的变化,都写作“叜”。我们现在“叟”的写法,是从秦代古隶逐渐讹变而来的。现在“叟”行而“叜”废,但在读古书时还会遇到“叜”字,或从“叜”的字。
1 《甲文编》 117页。2 《说文》 64页。3 《睡甲》 41页。4 《篆隶表》 194页。5 《汉印徵》卷3,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