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陶
大汶口文化时期兽形红陶尊
红陶是新石器时期出现的一种器表呈红色的陶器,是中国最早的陶器品种之一。人类发明陶器以红陶为主,灰陶、黑陶次之。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磁山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敞口直壁平底夹砂红褐色陶盂、陶支架等生活用具。红陶分细泥红陶和夹红陶两种,主要原料是黏土。它的烧成原理是:陶坯入窑焙烧时采用氧化焰气,使陶胎中的铁转化为三价铁,器表便呈红色。根据陶胎粗细及含砂与否,可分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陶土比较纯净细腻、含细砂极少者,称为泥质红陶,主要做饮食器具和盛储用具;陶土中掺有细砂者,能耐火,主要做炊具,称为夹砂红陶。
仰韶文化时期 ...... (共284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