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北方农作物病虫害

防控途径

分类:北方农作物病虫害1359字

植物病害防治就是通过人为干预,改变植物、病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创造一种有利于作物生长而不利于病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减少病原物数量,削弱其致病性,改变、提高植物的抗病性,优化生态环境,以达到控制病害减少损失的目的。植物病害防控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植物检疫。植物病原物人为传播的主要途径是被有害生物侵染或污染的种子、苗木、农产品包装材料和运输工具等。其中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尤为重要,所以检疫是杜绝病害传播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非疫区的保护至关重要。

(2) 农业防治。目的是在全面分析寄主植物、病原物和环境因素三者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 ......     (共1359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第一章 绪论

    植物(包括农作物、果树、蔬菜、树木等)在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会遭到一些病原生物、昆虫或不适宜的环境因子的侵袭或影响,干扰破坏了植物(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植物发生了病变、减产、枯死,以致造成

    228字 153
  • 植物病害的两大类型

    植物病害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下,植物受生物或非生物因子的作用后,干扰或打乱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在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发生了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从而降低了植物对人类的经济价值,这种现象统称为植物病

    1093字 146
  • 植物病害的主要症状

    植物在病原物的作用下,在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可以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称为病变。在形态上发生病变后所表现的特征,称为症状。症状可分为两类不同性质的概念:一类是以植物感病后的病原体所构成的特征,称为病症

    620字 150
  • 虫害概念

    害虫与虫害是两个概念,凡是以植物或农作物为食的昆虫均可称其为害虫,但只有对作物造成了经济损失的,才可以称为虫害。防治害虫是指控制虫害而言。农作物害虫防治并不是要求将害虫彻底消灭,而是将害虫的发生数量控制

    131字 169
  • 害虫防治理论依据

    农业生态学理论是害虫防治的基础。害虫防治要做到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不利于害虫的发生发展,就必须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研究分析和掌握害虫与其他因素间的联系规律,针对不同的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害虫类

    197字 174
单篇阅读全文
知识稻田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VIP会员
畅享全站1000万篇资源,全文阅读

半年卡:58.00元/180天

原价:158元
VIP开通详情
VIP资源中心  
常见问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6.97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阅读权限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