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内陆河流域的水安全

2.4 降水量的波动

降水量的变化是一种自然现象,在决定所有的生物生命特别是热带气候的生物生命方面起决定作用。淡水资源不仅在空间上如小流域、河流、国家和区域上分布不均匀,而且随时间不同也有很大的波动。降水量的波动可以分为年内和年际之间的波动,它决定水分短期亏缺、影响植物生长的状况。

降水量的年际波动是很大的,而且年际变化与长期气候节律有关,从几十年到百万年不等的不同长度的循环。短期内降水量的无规律变化较小,长期变化相对较大。长期波动的例子是全新世早期和中期的最后冰河期,在温带和热带地区的几个区域降水量变化很大,全球气候系统海洋和大气之间水分和能量的复 ......     (共906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内陆河流域的水安全

    1.1水循环是联系人类社会和经济系统的纽带

    水(H2O)是一种特殊的混合物,与其它大多数物质有显著差异,水在固态(冰)时的密度比液态时的小,因此冰可以浮在液体水面。水的热性质与密度性质也很有趣,在4℃时密度最大并且随着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密度都将变

    2168字 151
  • 内陆河流域的水安全

    1.2 景观与社会领域的联系

    社会和自然领域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社会存在的基础是依赖自然生存的人口。从景观角度来看,人类活动受到支持生命的水资源、粮食、木材、能源的驱动,人口增加(生命支持系统支持的人口数量的增加)、工业经济增长以及

    1328字 60
  • 内陆河流域的水安全

    3.1 山区水循环形成水资源

    内陆河上游山区为径流形成区,由于这里海拔较高和地形切割,人类活动稀少;高山发育的冰川每年夏季消融,形成冰川径流,成为多数河流的源头;山地坡陡、降水较多并形式多样,经植被截留、地表径流和壤中流转化,除消耗

    563字 42
  • 内陆河流域的水安全

    3.3 人工绿洲的水循环二元结构

    在干旱地区,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建设人工绿洲,在河道上筑坝拦水、修建水库,在两岸开渠引水,以致形成如现今中游地区的河道渠化,改变了水流与河道、积水湖泊的关系,改变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转化路径,也改变了原有的

    717字 58
  • 内陆河流域的水安全

    4.4 河西走廊盆地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的变化

    在内陆河平原区,河水-地下水相互转化,是中下游陆地水循环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河西内陆河穿越有2~3排盆地,这种转化可以重复2~3次。在未受人类影响的水循环转化过程中,河水可以到达下游终端湖,并潴

    1904字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