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棉花杂交育种阶段
杂交育种标志着中国自主培育棉花品种步入正常化渠道。20世纪70年代,通过不同基因型亲本之间的有性杂交,使得两个或者多个亲本的优良基因重组在一起,培育出了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在此期间,长江、黄河流域棉区推广种植的品种如徐州142、邢台6871、中棉所5号、中棉所7号、泗棉1号等,突出特点是在南北棉区取代了岱字棉15。特早熟棉区的黑山棉1号、辽棉4号和西北内陆棉区的军棉1号等品种也在生产上推广种植。在中国自育的陆地棉品种中,通过杂交方法育成,且推广面积在0.67万公顷以上的品种,从20世纪50年代的13%增加到60年代的21.2%,到70年代已经占到38.3%。自主杂交选育的棉花品种在 ...... (共602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