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漆艺

割漆的季节与树龄

分类:漆艺532字

割漆的季节,因各地气候不同,始终期略有迟早。气温高的地方,夏至前10天即可开刀,到霜降时终止,可割120天左右。气温低的地方,一般要接近小暑才能开刀,到寒露时终止,仅割90天左右。具体的采割始终期,通常是依据树叶的生长情况来决定。开始期应在树叶长成以后,终止期应在落叶以前。因为在这个期间树木葱郁,枝叶茂盛,漆树的光合作用强,生漆产量高。漆农说的“芒种以前准备完,叶子长成就挂篮(割漆工具篮),三伏时节割漆欢,落叶收刀漆下山”,就是这个道理。

割漆的树龄,各地因品种不同,也有很大差异。如“火罐子”(小木漆树)4~5年即能开刀;“红皮高八尺”(小木漆树)8 ......     (共532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漆艺

    第一节 漆艺的内涵

    无论从《韩非子·十过篇》中的尧作食器,“流漆墨其上”,禹作祭器,“墨漆其外、朱画其内”的文字记载,或是从浙江余姚河姆渡第三文化层发掘的朱漆木碗实物,均说明实用的漆器是漆文化的最初形态。虽然这个时期的漆器

    2446字 176
  • 漆艺

    第四节 漆艺之道

    漆艺是建构在漆及其技术上的艺术,也是注入人的精神情感的艺术。漆艺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体,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是器与道的统一体。漆艺的材料之美,蕴含着漆艺的精神之美。天然生漆的深邃温润、金银的雍容华贵、贝

    2297字 157
  • 漆艺

    第一节 史前及商周漆器

    漆器艺术的产生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漆器的制作是中华民族在众多发明创造中值得一书的大发明,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工艺史的角度来研究,漆器制作工艺已不同于玉石加工

    5704字 157
  • 漆艺

    第二节 战国及秦汉漆器

    战国时代漆器工艺继承了商周时期的技术,生产规模日趋扩大,成为历史上第一个鼎盛时期,漆器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一鼎盛时期从战国一直绵延到汉代。漆器的制作已社会化,漆器的使用得到社会的认可,其轻便、无异

    7859字 163
  • 漆艺

    第三节 三国南北朝及隋唐五代漆器

    在三国南北朝及隋唐五代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迄今发现的漆器遗存反比前代要少,似乎给人一个感觉,漆工艺的发展滞后了。但是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虽然在这一段时期,中国饱受战乱,而漆器工艺还是携汉代遗风,不断发展

    6522字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