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甲胄复原

1.中国甲胄史研究的回顾

分类:甲胄复原2476字

有关中国古代甲胄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上半叶,当时主要是把它作为兵器史或服饰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予以关注,在资料上主要是依据文献记述和历代的画像、雕塑材料,较有代表性的著述有:原田淑人,驹井和爱的《支那古器图考·兵器篇》[1],原田淑人的《汉六朝服饰》[2],王献唐的《甲饰》[3],周纬的《中国兵器史稿》[4]。

从一开始,中国甲胄史研究就面临实物资料匮乏的难题。众所周知,在中国中古时代,不存在欧洲那样的骑士贵族传统,因此也没有在欧洲随处可见的那种贵族城堡,其中保存着大量武器和甲胄,象征家族的历史和荣耀。在中国,中古时代日益浓厚的重文轻武的世风,使民间 ......     (共2476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甲胄复原

    2.中国甲胄史概观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古代甲胄资料的大量考古发现,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研究,已经基本上廓清了中国甲胄史的总体情况。据此,我们可以把中国古代甲胄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阶段:一是史前的甲胄起源阶段;二是夏商至秦

    13990字 165
  • 甲胄复原

    1.前掌大村南11号墓出土的铜、皮复合胄

    (1)出土概况。1994年冬,前掌大村南商周墓地进行考古发掘时,清理了一座编号M11的西周早期墓葬,此墓为长方形土圹竖穴墓,南北长3.8米,东西宽1.96~2.06米,墓口至底深3.34米。设有二层台、

    3393字 163
  • 甲胄复原

    2.前掌大村南40号墓出土的铜、皮复合胄

    (1)出土概况。仅有一顶,出土于编号M40的车马坑车箱内西南角。此胄上的青铜部件以三个分体件形式出现。前额部之兽面形件与Ⅰ型胄有较多区别,其上两角向斜上方弯曲,角尖已残,二目仅有圆形的眼球,小耳窄长向两

    860字 144
  • 甲胄复原

    3.前掌大村北出土的铜胄件

    1989年,本所山东队在前掌大村北西侧台地上发掘,从两座小型土圹竖穴墓中,分别出土了一批青铜兽面胄件。出土概况分述如下:2209号墓南北长4.54米,东西宽3.22米,自口至底深3.30米。棺四周有二层

    939字 154
  • 甲胄复原

    4.小结

    (1)前掌大村出上铜、皮复合胄的演变。通过考古学上的比较和综合分析,前掌大村北和村南两块墓地所处的时代跨度,是从商代晚期进入到西周早期,在村北还发现有二里岗上层的文化遗迹,说明商代中期偏晚开始,就有一些

    1033字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