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甲胄复原

2.皮甲的形制和结构

分类:甲胄复原5637字

出土皮甲均由各式甲片编缀而成,皮甲片在皮质外表髹漆,漆膜厚薄不一,除少数甲片髹红漆外,多数片上均髹黑漆。现存甲片的皮胎虽已腐烂无存,仅剩下漆壳保存下来,但有的漆膜内面,还遗留着皮胎两面上不同的痕迹,毛面一侧的痕迹较光滑,有的毛孔还清晰可见; 内面一侧则呈现出网状纤维的形象。甲片上均开有用以组合缀连的孔眼,有的还保存着缀合用的丝带痕迹。清理出的皮甲中,以Ⅲ号甲(带胄)、Ⅻ号甲(带胄) 和Ⅰ号胄保存较完好,现重点介绍如下:

(1) Ⅲ号甲胄。

这套甲胄是卷起来放置在墓中的,位于第一组皮甲的西南部,北与Ⅱ号甲相邻。裙片呈环状围在身甲外围,胸甲向北,背 ......     (共5637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甲胄复原

    2.中国甲胄史概观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古代甲胄资料的大量考古发现,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研究,已经基本上廓清了中国甲胄史的总体情况。据此,我们可以把中国古代甲胄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阶段:一是史前的甲胄起源阶段;二是夏商至秦

    13990字 165
  • 甲胄复原

    1.前掌大村南11号墓出土的铜、皮复合胄

    (1)出土概况。1994年冬,前掌大村南商周墓地进行考古发掘时,清理了一座编号M11的西周早期墓葬,此墓为长方形土圹竖穴墓,南北长3.8米,东西宽1.96~2.06米,墓口至底深3.34米。设有二层台、

    3393字 164
  • 甲胄复原

    2.前掌大村南40号墓出土的铜、皮复合胄

    (1)出土概况。仅有一顶,出土于编号M40的车马坑车箱内西南角。此胄上的青铜部件以三个分体件形式出现。前额部之兽面形件与Ⅰ型胄有较多区别,其上两角向斜上方弯曲,角尖已残,二目仅有圆形的眼球,小耳窄长向两

    860字 145
  • 甲胄复原

    3.前掌大村北出土的铜胄件

    1989年,本所山东队在前掌大村北西侧台地上发掘,从两座小型土圹竖穴墓中,分别出土了一批青铜兽面胄件。出土概况分述如下:2209号墓南北长4.54米,东西宽3.22米,自口至底深3.30米。棺四周有二层

    939字 155
  • 甲胄复原

    4.小结

    (1)前掌大村出上铜、皮复合胄的演变。通过考古学上的比较和综合分析,前掌大村北和村南两块墓地所处的时代跨度,是从商代晚期进入到西周早期,在村北还发现有二里岗上层的文化遗迹,说明商代中期偏晚开始,就有一些

    1033字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