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侵蚀地貌
侵蚀地貌分为下蚀 (侵蚀河床)、侧蚀 (侵蚀阶地、谷地)、溯源侵蚀 (侵蚀谷坡,向河源方向延伸)。
(1) 下蚀。下蚀作用是指沟谷或河谷底长期受水流冲蚀,沟槽与河床向纵深方向发展的现象。河流随河床的刷深,水位下降,使两岸的河漫滩高处洪水位以上,向两岸阶地转化。
下蚀作用强度与流量、流速、谷底纵剖面坡度、上游来沙量河谷地物质抗冲性有关。谷地窄,坡陡,流量大,谷地岩性松软,水流下蚀强度大。河谷下蚀还受侵蚀基准和地质构造运动的控制。当地壳抬升时,下蚀作用增强; 地壳下降时,下蚀作用减弱。
在河流上游由于河床的纵比降和流水速度大,因此下蚀作用也比较强,这样使河 ...... (共936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