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钢的奥氏体晶粒度
钢中原始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尺寸称为奥氏体晶粒度,如不特别指明,则指奥氏体化后的实际晶粒度,通常以显微晶粒级别指数G表示。在放大100倍的条件下,645.16mm2面积所包含晶粒数n与G的关系为n=2G-1,晶粒越细,n越大,G也越大。一般将G≤4称为粗晶粒,G=5~8称为细晶粒,G>8为超细晶粒。实际晶粒度基本上决定了钢在室温时的晶粒的大小。
根据标准试验方法,钢在930℃±10℃保温足够时间 (3~8h)后所得到的奥氏体晶粒度,称为本质晶粒度。它表示钢在一定条件下晶粒长大的倾向。不同钢种或用不同冶炼方法冶炼的同一钢种,在同一加热条件下,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晶粒长大倾向。按8级分级法进行评定 ...... (共931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