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汉武时代文化遗产

一、居延地理名称的考证

分类:汉武时代文化遗产3055字

汉代的居延及居延泽一带地区,有人认为就是当时的张掖县,如 《史记·匈奴列传·索隐》 引韦昭曰: “居延,张掖县”,即为例证。这种说法,唐人颜师古早已指出其非。他在《汉书·武帝纪》 元狩二年条的注文中说: “居延,匈奴中地名也,韦昭以为张掖县,失之。” 据近代考古学家陈梦家先生考证,汉之居延,就是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的额济纳旗所辖地。不过,居延作为地名,是经过了一段曲折过程的。自远古到汉初,居延这个名称似乎还没有出现于史籍。当时,流经这里的河水,被称为 “弱水”;弱水下游的沙碛地带,叫做 “流沙”; 容纳弱水的湖泊,被称为 “南海”。这就是《尚书·禹 ......     (共3055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汉武时代文化遗产

    一、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张骞,汉中郡城固县(今陕西城固县)人,建元初为郎。郎官虽是个不大的官,然是郎中令下的属官,可以充当皇帝左右的侍从,有望被皇帝赏识,提拔为高官。恰巧这时武帝从一个匈奴俘虏口中得到了一个信息说,汉文帝四年(

    5043字 93
  • 汉武时代文化遗产

    二、河西四郡与敦煌要地

    河西因在黄河以西而得名,又因它夹在祁连山与北山之间,形成一条长约一千多公里,宽百公里或仅数公里的天然狭长地带,犹如一条长廊,故称河西走廊。河西走廊的历史最早见于史籍的是《尚书》的《舜典》、《禹贡》等篇。

    3500字 124
  • 汉武时代文化遗产

    三、征伐大宛得汗血宝马

    从元鼎二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到元封三年的征讨楼兰、姑师,和与乌孙和亲,西域各国的使者纷纷来汉。安息的使者以大鸟卵和黎轩善魔术的人献给汉朝,一些小国如大益、姑师、扜弥皆派使者随汉使晋见天子,武帝很高兴。

    3602字 101
  • 汉武时代文化遗产

    四、汉王朝与西域的交流

    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中西交通。其后,汉与乌孙和亲以及李广利伐大宛后,汉在西域屯田、设官,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使者互相频繁往来,使汉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大大加强。1.汉朝科技与经济文化西传据

    4920字 140
  • 汉武时代文化遗产

    五、丝绸之路的延续发展

    丝绸之路上贸易的频繁交往,大大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丰富了各国的物质文化生活。西方各国的玻璃和玻璃器、珊瑚、琥珀、植物新品种、毛皮和毛织品以及其他珍奇鸟兽等不断输入我国;我国的冶铁技术和水

    9195字 103
单篇阅读全文
知识稻田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VIP会员
畅享全站1000万篇资源,全文阅读

半年卡:58.00元/180天

原价:158元
VIP开通详情
VIP资源中心  
常见问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6.97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阅读权限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