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植被演替与环境变迁

1.3.1 植物群研究

云南第三纪植物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法国人诃兰尼(Colani)(1920)对云南弥勒地、羊街子(可保村)、白石街、白家庄、盐范庄、多塘等6个化石产地进行了调查,但是仅对多塘和弥勒地两个地点的化石植物群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多塘植物群中被子植物占多数,以壳斗科栎属为主,其次是胡桃科和樟科。弥勒地植物群以壳斗科栎属和豆科为主。这两个植物群初步反映了亚热带气候类型。

20世纪60年代以来,前人对云南第三纪渐新世至上新世各个时期植物群的研究,包括对化石产地地层时代的认识、对植物群组成成分的系统描述、对古植被类型以及对古气候的分析都有了新进展。目前积累的资料包括渐新 ......     (共457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植被演替与环境变迁

    3.1.2 植物群组成

    (1)五针松组未定种Cembra sp.松科Pinaceae Lindl.松属Pinus Linn.松亚属(单维管亚属)Haploxylon Koehne五针松组未定种Cembra sp.(图3-3,

    10381字 44
  • 植被演替与环境变迁

    3.2.2 植物群组成

    (1)含晶洋椿Cedreloxylon cristalliferum Selmeier楝科Meliaceae洋椿型木属Cedreloxylon含晶洋椿Cedreloxylon cristallifer

    9666字 52
  • 植被演替与环境变迁

    3.3.1 化石产地概况

    羊邑煤矿位于云南西部保山地区保山市(北纬25°07′,东经99°10′)南30千米处(图1-1,图3-31),该地层属于羊邑组,位于保山-澜沧分区,时代为晚上新世(表1-1)。野外实测剖面厚60多米,

    709字 58
  • 植被演替与环境变迁

    3.3.2 植物群组成

    孢粉植物群含52个孢粉类型,隶属于32科,其中36个类型鉴定到属级(表3-4,附录图版8至附录图版18),植物群中被子植物占61.5%,裸子植物占9.6%,蕨类植物占25.0%,藻类植物占3.9%。被

    3227字 69
  • 植被演替与环境变迁

    3.4.1 化石产地概况

    龙陵大坝煤矿位于云南西部保山地区龙陵县(北纬24°36′,东经98°41′)(图1-1),该地层属羊邑组,位于保山-澜沧分区,时代为晚上新世(表1-1),地层中产丰富的植物叶、果实、木材和孢粉化石。野

    1243字 44
单篇阅读全文
知识稻田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VIP会员
畅享全站1000万篇资源,全文阅读

半年卡:58.00元/180天

原价:158元
VIP开通详情
VIP资源中心  
常见问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6.97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阅读权限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