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贺兰民间方言小戏

项目名称:贺兰民间方言小戏

入选名录:第二批银川市级名录

流传地域:贺兰县

贺兰方言小品进村入户,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贺兰方言小品、小戏,是宁夏戏曲艺术领域不可多得的地域戏剧表现形式。它集说、数、唱、念、表于一身,但它的“独特性”却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衍生和发展。

贺兰县是一座边塞重镇,人口稀少且流动性大,所以至今未形成较有影响且地方特色浓郁的剧种。民国期间,京剧、话剧、歌剧在宁夏城逐渐兴起。建国后,越剧和眉户剧也在宁夏城广为传唱。民国二十四年以前,宁夏城内的行政府均归宁夏县 (贺兰县) 治理,故而,宁夏方言小品、小戏在贺兰县兴起和发展也就水到 ......     (共1189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回族民间器乐——马氏口弦

    项目名称:回族民间器乐——马氏口弦入选名录:首批国家级名录、首批宁夏区级名录、首批银川市级名录流传地域:灵武市灵武是一座历史名城,辉煌的河套文化给这块古老的土地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千百年来,流传在灵武

    1427字 159
  • 马鞍山甘露寺佛教音乐

    项目名称:马鞍山甘露寺佛教音乐入选名录:第二批宁夏区级名录、拓展第一批银川市级名录流传地域:灵武市魏晋南北朝时灵州佛教兴盛。范文澜的《唐代佛教》中记载:“安史之乱时,太子李亨逃到灵武,不空遣密使奉表问安

    1441字 231
  • 花儿

    项目名称:花儿入选名录:首批宁夏区级名录、首批银川市级名录流传地域:银川市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儿代表性传承人赵福朝“青柳垂丝夹野塘,农夫村女锄田忙。轻鞭一挥芳径去,漫闻花儿断续长。”明代高弘

    1397字 165
  • 灵武道教音乐

    项目名称:灵武道教音乐入选名录:首批银川市级名录流传地域:灵武市银川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灵武道教音乐代表性传承人顾文东道教音乐起源于我国东汉时期,初始的道教音乐其渊源可追溯到春秋前的巫舞乐。关于道

    1433字 200
  • 永宁民歌

    项目名称:永宁民歌入选名录:首批银川市级名录流传地域:永宁县永宁民歌传唱人在田间地头即兴演唱银川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永宁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张江民歌是在人民大众生产和劳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有着悠久的历史

    1068字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