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相关概念的辨析

(一)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cultural heritage) 通常指某个民族、国家或群体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世世代代相承的一切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是该民族、国家或群体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载体和社会发展的见证, 体现着该民族、国家或群体的思想情感、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是该民族、国家或群体区别于其他民族、国家或群体的重要文化特征,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它最早出现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 但该《公约》对“文化遗产” 的解释不是下定义, 而是用举例子的方式 ......     (共5530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第一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近十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术语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成了一个热门词汇,广受学人的关注,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中国学术界自生的概念,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完善对世

    175字 109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及国际认同

    埃及的努比亚遗址,位于尼罗河的上游,由古埃及十九世王朝著名法老拉姆西斯二世于公元前8世纪建造,是埃及南部最宏伟壮观的遗迹群,包括阿布·辛拜勒(AbuSimbel)的拉姆西斯二世的庙宇和菲莱岛(Phila

    8247字 101
  • 二、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再界定与重释

    2001年、2003年,我国昆曲和古琴艺术分别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第一、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2004年8月,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该公约的第六个签约国。2005年

    5022字 94
  • 第二章 相关概念辨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产生与认同过程可以看出,它与“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等概念既密切相关,又各不相同。

    64字 93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目前学术界已经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观点。有些学者认为有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综合性、民族性、地域性,③有些学者认为有传承性、社会性、无形性、多元性和活态性,④有些

    14802字 132
单篇阅读全文
知识稻田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VIP会员
畅享全站1000万篇资源,全文阅读

半年卡:58.00元/180天

原价:158元
VIP开通详情
VIP资源中心  
常见问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6.97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阅读权限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