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中国邮政储蓄

一、中国邮政制度及机构组织的演变

分类:中国邮政储蓄547字

至20世纪30年代,新式邮政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已有30余年历史,与之相关的机构组织的演变也已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即附属海关时期、邮传部接收邮政时期、增设邮政储金汇业总局时期。具体如图1.1所示:

图1.1 邮政机构组织演变概况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从图1.1可以看出,邮政机构经历了海关、邮传部、交通部三个时期,海关对邮政系统影响深远,即使划归邮传部后,邮政仍因袭了海关的部分规章制度。邮传部和交通部时期,邮政总局开始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邮政大权由外国人掌握的局面得到了一定改变,部分邮权得到“收回”。1927年国民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任命 ......     (共547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一、本书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对于本书所研究的邮政储蓄可以从逻辑递进的层次上进行解释。首先,邮政储蓄可以理解为一种业务。本书把邮政储蓄与汇兑及其他业务都归纳到邮政储蓄业务中。其次,邮政储蓄也表示一个机构。虽然办理储蓄等业务的机构很多

    1318字 92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中,学术界对近代邮政储蓄的研究比较薄弱,有关论著虽多有涉及,但欠系统研究。由于邮政储蓄是邮政业与金融业融合运作的产物,邮政资源和金融资源对邮政金融发展具有阶段性影响,因此在对近代邮

    3677字 88
  • 三、研究方法、路径及本书框架

    (一)研究方法、路径本书主要运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收藏的关于邮政储金汇业局的原始档案资料及上海市档案馆收藏的邮政储金汇业局上海分局档案资料,因此本书首先是以史料学的方法作为研究基础。这里对档案资料予以简

    2166字 110
  • 一、近代储蓄的思想渊源与发展特征

    对中国近代邮政储蓄的研究须以中国近代储蓄为始。本书将从金融史的角度解读邮政储蓄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与演变。邮政储蓄作为众多储蓄方式中的一种,首先应从集聚社会余资的角度,结合当时习俗,解析其发展的大背景;其次

    595字 95
  • 二、近代中国新式邮政与邮政储蓄

    正如前文所述,本书所研究的邮政储蓄可以看成是储蓄的一种,但邮政储蓄的缘起却与其他储蓄不同。邮政储蓄源于近代新式邮政的兴起,而中国近代邮政是随着西方国家的入侵传入中国的。在海关试办邮政之前,已有外国在中国

    2301字 82
单篇阅读全文
知识稻田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VIP会员
畅享全站1000万篇资源,全文阅读

半年卡:58.00元/180天

原价:158元
VIP开通详情
VIP资源中心  
常见问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6.97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阅读权限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