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湘西-鄂西地区成矿与找矿

七、科学研究工作现状

研究区是我国地层学,尤其是新元古代和早古生代地层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具有较高的研究程度。该区不仅有我国南华系、震旦系的层型剖面,而且还建立有包括全球中/上寒武统和排碧阶底界、中/下奥陶统和大湾阶底界、上奥陶统赫南特阶底界在内的一系列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GSSP),积累了丰富的年代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和岩石地层学研究成果(彭善池等,2004;汪啸风等,2005)。20世纪80年代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完成的《长江三峡地层古生物》系列专著,系统地建立了三峡地区的岩石地层格架和生物地层系列,为区域地层对比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层序地层研究方面,20世纪90年代由王鸿祯领导的研究 ......     (共1786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第一节 成矿带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湘西-鄂西成矿带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大调查成果的基础上于2006年正式确立的国家级重要成矿带之一。该成矿带北起秦岭造山带,南至白马山岩体,西自重庆开县—贵州镇远一线,东达江汉平原西缘。地理坐标为东经108

    606字 101
  • 第二节 国土资源大调查概况

    自1999年地质大调查工作开展发来,在湘西、鄂西地区设置了“鄂西北地区银多金属资源评价”“雪峰山地区金铜多金属矿评价”和“湘西-鄂西地区铅锌多金属矿评价”3个计划项目,包含湖北武当-神农架地区铅锌矿评价

    990字 106
  • 第二章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研究区地质工作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20—30年代,李四光、黄汲清、叶连俊等地质学家先后到本区进行过地质矿产调查研究工作,初步确定了区内的地层层序、构造轮廓、矿产种类和分布特点。近几十年来,区内地质工作

    150字 99
  • 一、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度

    研究区已全面完成1∶100万、1∶50万、1∶25万和1∶20万区域地质调查。1∶20万区域地质调查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至“六五”前全面完成;1∶25万以修测为主,至2012年已全部完成;1∶5

    202字 93
  • 二、区域矿产勘查程度

    研究区矿产地质工作程度总体较低,但已发现的矿种多样,计有Au、Ag、Cu、Pb、Zn、Fe、Mn、V、磷矿、石墨矿和高岭土矿等。铅锌矿床(点)多、面广,成带、成片分布,从震旦系陡山沱组、灯影组、寒武系至

    234字 110
单篇阅读全文
知识稻田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VIP会员
畅享全站1000万篇资源,全文阅读

半年卡:58.00元/180天

原价:158元
VIP开通详情
VIP资源中心  
常见问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6.97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阅读权限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