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建筑装饰史

3.3.1 早期基督教建筑

分类:建筑装饰史948字

西罗马帝国至灭亡后的三百多年时间的西欧封建混战时期的教堂建筑。主要有巴西利卡式、集中式和十字式。

3.3.1.1 巴西利卡式

巴西利卡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形,外侧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拱券作屋顶。巴西利卡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原意是 “王者之厅”,拉丁语的全名是basilica domus,本来是大都市里作为法庭或者大商场的豪华建筑。

早期基督教巴西利卡教堂都有一个高高的中厅,适于公众聚集和礼仪活动。中厅一端的半圆壁龛内,布置有祭坛以及神职人员做弥撒和其他宗教活动的一些摆设。中厅边上建有侧廊,主要用作公共空间或摆放圣 ......     (共948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模块一 中西方建筑差异

    情景提示1.中西方建筑的材料。2.中西方建筑装饰色彩。3.中国古代建筑思想观念。4.中西方建筑美学价值的差异。本章导读建筑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是人们遮风避雨、抵御烈日冰雪的必要生活设施,同时又具有很强的

    439字 106
  • 1.1 中西方建筑的总体差异

    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建筑以石材为主体,而中国古代建筑则以木为构架。建筑材料的不同,为各自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

    608字 105
  • 1.2 中国古代建筑的总体特点

    中国的建筑艺术源远流长。不同地域和民族其建筑艺术风格等各有差异,但在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

    71字 106
  • 1.2.1 结构形式

    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为主要的结构方式。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木构架体系是中国古建筑的主体。该体系的

    806字 117
  • 1.2.2 建筑装饰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特点:利用建筑材料的本色美和人工色彩相结合的手法,将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的不同内容和工艺应用到建筑装饰中。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防潮、

    468字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