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建筑装饰史

3.3.3 罗马式建筑

分类:建筑装饰史705字

西罗马帝国,476年被日耳曼人所灭。9世纪后,逐渐恢复元气。后来分裂为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英格兰等十几个国家,并正式进入封建社会。

11至12世纪,西欧的建筑艺术继承了古罗马的半圆形拱券等结构式样,很多建筑材料又取自古罗马废墟,因此被称为罗马式建筑。

罗马式建筑文化在总体上厚重、坚固,宣泄了一种宗教激情,具有强烈的精神表现性,是建筑文化发展史上重要的阶段性形制。

其特点与成就包括:

(1)结构

专业工匠的参与下,突破了教会封锁,大胆启用筒拱、十字交叉拱乃至四分肋骨拱,出现骨架券承重,减轻拱顶厚度,但在处理侧推力方面不够完善,仍未摆脱厚实的承重墙及 ......     (共705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模块一 中西方建筑差异

    情景提示1.中西方建筑的材料。2.中西方建筑装饰色彩。3.中国古代建筑思想观念。4.中西方建筑美学价值的差异。本章导读建筑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是人们遮风避雨、抵御烈日冰雪的必要生活设施,同时又具有很强的

    439字 106
  • 1.1 中西方建筑的总体差异

    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建筑以石材为主体,而中国古代建筑则以木为构架。建筑材料的不同,为各自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

    608字 105
  • 1.2 中国古代建筑的总体特点

    中国的建筑艺术源远流长。不同地域和民族其建筑艺术风格等各有差异,但在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

    71字 106
  • 1.2.1 结构形式

    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为主要的结构方式。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木构架体系是中国古建筑的主体。该体系的

    806字 117
  • 1.2.2 建筑装饰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特点:利用建筑材料的本色美和人工色彩相结合的手法,将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的不同内容和工艺应用到建筑装饰中。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防潮、

    468字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