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礼县教育

二、近现代教育(1840—1949年)

分类:礼县教育9672字

(一)清末民初教育(1840—1936年)

古代儒学教材“四书五经”

清末及清朝晚期,随着全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性质的变化,全国、甘肃全省的文化教育事业也发生了剧烈变化,科举取士制度日益衰败,最终被彻底废弃,书院制度以及各种传统教育的基本模式,也逐步被新式学校教育模式所代替。但是由于地域偏僻、交通阻塞、信息闭塞等各种历史条件的限制,当时礼县的教育仍然落后于时代,很少发展变化。 根据《礼县新志》记载:清道光以前,礼县设有天嘉书院,地势狭隘湿潮,设备简陋,经费很少,文化教育比较落后。 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县知事湖北黄陂人黄凯重视教育事业,在礼县城内黉学街兴建 ......     (共9672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第一章 历史概述

    礼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西北部、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全县面积4299.92平方公里,辖4镇25乡568个行政村11个社区。2014年总人口54.29万,其中农村人口47.36万;有学校44

    1017字 115
  • 一、古代教育(约公元前7000—1840年)

    (一)远古教育(约公元前7000—公元前2100年)礼县历史悠久,大约在7000多年以前,活动在礼县的人类已进入以农牧业为主的新石器时代。从那时起,先民们对后代传授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活动和手段,就成为

    11816字 128
  • 三、当代教育(1949—2014年)

    (一)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教育(1949—1966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转变,教育的性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新中国成立以后(1949—

    30393字 106
  • 一、天嘉书院创建前后

    中国的教育远在原始社会就已形成。学校的出现约在公元前17世纪以前的夏代,如《孟子·滕文公上》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不同名称的学校,担负着不同的教育任务。官学中的书院,最早起源于唐朝,兴盛于宋代

    1516字 151
  • 二、第一所新学堂———礼县高等小学堂的变迁

    19世纪下半叶的清朝末期,中国兴起向西方学习先进生产技术的“洋务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也催生了中国的近代新式教育。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清朝政府下

    2242字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