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先秦古声母的研究中一些主要成就
(一)古无轻唇音
这是钱大昕提出来的。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徵,号辛楣。他认为先秦没有非敷奉微等轻唇音,轻唇音是后代从重唇音帮滂並明分化出来的。[1]这种看法证据确凿,合乎古音实际,并且对研究和阅读古书的帮助很大。例如:
《诗·邶风·谷风》“匍匐救之”,《礼记·檀弓》引“匍匐”作“扶服”,《家语》引作“扶伏”。《诗·大雅·生民》“诞实匍匐”,《经典释文》“匍匐,亦作扶服”。《左传》昭十三年“奉壶饮水,以蒲伏焉”。《经典释文》“蒲”下注“本又作匍同,步都反,又音扶,本亦作扶”。“伏”下注“本又作匐同,蒲北反,又音服”。“匍匐”“扶服”“扶伏”“ ...... (共3387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