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先秦古音知识在训诂学上的应用
训诂就是解词。声音是词的物质形式,欲理解词义必须通过声音。王念孙说:“训诂之指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1]这是说先秦两汉古籍中的用字,往往声音相同或相近就可以相互借用,这就是现在所说的“通假字”。如果不了解先秦古音,只从今音来看,许多字之间的通假关系往往看不出来,这样也就不能掌握古义,以致不懂或误解了。因此本节所讲主要是如何识别通假字问题。
[1]《经义述闻》王引之序引 ...... (共221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