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脸传神
俗话说,“相随心变”,因此川剧表演中的“变脸”既不是单纯的技艺展示,也并非变得越多越好,而是按照一定的程式,根据人物的心理特征或情绪变化,选择恰当的脸谱来加以表现。脸是川剧的一种传统表演技艺。川剧艺人根...查看详细>>
154字1图魔幻式的扯线变脸
“变脸”是川剧用于表现人物情绪的手段之一,它通过特殊的技法使角色的面目在瞬间发生变化,以反映所饰人物的心理活动。变脸的技法很多,其中以脸谱变化为特点的“扯脸”,又叫“揭脸子”,因其技术性强而最具神秘感和...查看详细>>
1968字8图手法多样的变脸术
变脸是川剧的一种传统表演技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现代传播手段的高度发展,变脸因其神秘性、奇异性而风靡全国。其实通常大家所议论所关注的变脸仅是川剧变脸中的一种,当然也是最主要的一种——扯脸,即用拉线的方法...查看详细>>
1741字8图神奇的韦驮踢慧眼
川剧《白蛇传》中《金山寺》一场,有韦驮“踢慧眼”的表演,数十年来,一直被誉为川剧表演的一绝。《白蛇传》源自传奇《雷峰塔》,是许多地方剧种的共有剧目,但川剧在表演上却别具一格,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该剧中集...查看详细>>
1516字6图服饰助演
戏剧中的服饰表示了剧中人的身份、地位,是观众识别剧中人物的重要条件,而在川剧中,服饰不仅仅具有这些功用。还可以通过与表演相配合的各种动态组合,表达剧中人物的情绪及心理变化,使观众在被人物的情绪所感染的同...查看详细>>
112字灵动传神的耍翎子
翎子,又称雉尾,是插于剧中人盔头两侧的一种装饰物,男女角皆可用。多用于少年武将或仙狐之类,如《铁龙山》的铁木耳、《战洪州》的穆桂英、《小宴》的吕布、《别洞观景》的白鳝仙姑等,以展示其凌厉英武或潇洒飘逸的...查看详细>>
1541字5图外化心态的耍翅子
帽翅本是传统戏曲官帽上的一种装饰,或长方形,或椭圆形,插于官帽两侧,以美化官帽的形制,或显示官帽的庄严。因其富有弹性而能摇动,于是,前辈艺人便由此创造出一些耍翅子的技巧,借助其可视性表达剧中人的内心活动...查看详细>>
1587字5图表现心境的变胡须
戏曲舞台上人物的胡须,川剧称为“口条”,不像话剧那样,在演出前临时粘贴,或长或短,犹如生长在演员的嘴上一般,而是事前用马尾、纱或人发缠于铁丝架上,做成各种不同形制和颜色的口条,演出时根据剧中人年龄和性格...查看详细>>
1752字8图激扬思绪的飞褶子
褶子功,是川剧文生特有的基本功之一。川剧褶子功的训练过程比较复杂,四川省川剧学校将其归纳为三个部分:一、褶子十技,即“踢、顶、蹬、勾、掺、拈、理、撒、衔、端”,每一个字代表褶子的一种用法;二、水袖六决,...查看详细>>
1514字5图舒展情怀的耍水袖
耍水袖是川剧旦角的基本功之一,对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创造优美的舞蹈身韵有重要的作用。按川剧服装的传统规制,旦角水袖原本较短,且以白布做成,除穿宫装与苦褶子的角色外,较少使用,因而耍水袖的技法并不复杂。新...查看详细>>
1704字8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