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 5月
分类:近现代音乐教育史202字
经正女塾由经元善发起创办于上海,开设琴学课。该校是国人自办有校名可查的最早一所女子学校,又名“经正女学”、“中国女学堂”、“中国女学会书塾”。初办时招3-15岁女学生20余人。次年,设分塾一所,延请中西教习各1人,学生增至70余人。课程分中文、西文两类,前者重女德教育,后者于读书写字之暇兼习体操、针补、琴学等课。戊戌变法失败后于1901年停办。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88页
...... (共202字) [阅读本文]>>经正女塾由经元善发起创办于上海,开设琴学课。该校是国人自办有校名可查的最早一所女子学校,又名“经正女学”、“中国女学堂”、“中国女学会书塾”。初办时招3-15岁女学生20余人。次年,设分塾一所,延请中西教习各1人,学生增至70余人。课程分中文、西文两类,前者重女德教育,后者于读书写字之暇兼习体操、针补、琴学等课。戊戌变法失败后于1901年停办。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88页
...... (共202字) [阅读本文]>>文会馆志(节录)历史一创立纪元1863年即同治二年,美国耶稣教长老会教士狄考文偕夫人邦氏就烈同至登郡,实遵基督宝训,以福华土,僦屋而居。数月后,粗谙华语,始知中土之晦盲否塞,人鲜实学,遂慨然以兴学为己任
直隶学务公所音乐体操传习所师生合影(图一)音乐班师生合影(图二)体育班师生合影(原件存天津历史博物馆)
宣统二年公布之小学校舍建筑图注:以上各图中凡黑框所标示者均为“唱歌教室”的位置(本图采自《教育杂志》第二年第一期,1910年1月)
英国向中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揭开中国近代史的第一页。
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割地、赔款、五口通商等),开创了帝国主义以“条约”形式奴役、掠夺中国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