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 中国陶瓷古籍

附:窑变、回青

分类:中国陶瓷古籍332字

正德中,内使②监造御器。时宣红失传不成,身家俱丧。一人跃入自焚③,托梦他人造出,竞传窑变。好异者遂妄传烧出鹿、象诸异物也。

又: 回青乃西域大青,美者亦名佛头青。上料无名异出火似之,非大青能入烘炉存本色也④。

【注释】

①窑变:瓷器釉面在烧成中天然形成的变化最多、色彩最丰富、形态最复杂的花纹。

②内使: 又称“内臣”,指宦官、太监。

③制陶匠师童宾奉太监潘相之命,烧造御器龙缸不成,以身自焚。此事不是发生在正德年间,而是出现在万历二十七年。

④上料无名异出火似之,非大青能入烘炉存本色也: 西域大青中的上料,画饰坯体高温烧成后,呈色与无名异相近, ......     (共332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中国陶瓷古籍

    凡埏泥造瓦,掘①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百里之内,必产合用土色,供人居室之用。凡民居瓦形,皆四合分片。先以圆桶为模骨,外划四条界。调践②熟泥,叠成高长方条,然后用铁线弦弓③,线上空三分,以尺限定,

    1488字 46
  • 中国陶瓷古籍

    凡埏泥造砖,亦掘地验辨土色,或蓝、或白、或红、或黄(闽、广多红泥,蓝者名善泥,江浙居多)。皆以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汲水滋土,人逐数牛,错趾踏成稠泥,然后填满木匡①之中,铁线弓戛平其面,而成坯形。凡

    2232字 47
  • 中国陶瓷古籍

    罂瓮

    凡陶家为缶属②,其类百千。大者缸瓮,中者钵盂,小者瓶罐。款制从方土,悉数之不能③。造此者,必为圆而不方之器。试土寻泥之后,仍制陶车旋盘。工夫精熟者,视器大小掐泥④,不甚增多少,两手扶泥旋转⑤,一捏而就。

    1651字 38
  • 中国陶瓷古籍

    附:青瓷

    凡白土曰垩土,为陶家精美器用③,中国出惟五、六处:北则真定定州④、平凉华亭⑤、太原平定⑥、开封禹州⑦,南则泉郡德化⑧(土出永定,窑在德化⑨)、徽郡婺源、祁门⑩(他处白土陶范(11)不粘,或以扫壁为墁(1

    5734字 34
  • 中国陶瓷古籍

    景德镇图

    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去城二十五里,在昌江之南,故称昌南镇。其自观音阁江南雄镇坊至小港嘴,前后街计十三里,故又有陶阳十三里之称。水土宜陶,陈以来土人多业此①,至宋景德年②始置镇奉御董造③,因改名景德镇。

    475字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