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 中国陶瓷古籍

宋器

分类:中国陶瓷古籍10410字

白定仁和馆瓶 哥窑瓶

《妮古录》:余秀州买得白定瓶一。口有皿纽,斜烧成 “仁和馆”三字,如米氏父子①所书。又于项元度家,见哥窑瓶。

【注释】

①米氏父子:米芾,子米友仁。米芾 (1051—1107),北宋书画家、鉴赏家,号元章。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好收藏名迹。米友仁 (1074—1153,一作1086—1165),南宋书画家,字元晖,人称小米。其绘画继承米芾传统,用水墨横点,连点成片构成 “烟云变灭、林泉幽壑、生意无穷的画面”,强调借物写心。

纸槌、鹅颈、茄袋、花尊、花囊、蓍草、蒲槌等式瓶

袁宏道①《瓶史》:江南人家所藏觚②,青翠入骨,砂斑垤③起,可谓花之金屋④。其次官、哥、 ......     (共10410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中国陶瓷古籍

    凡埏泥造瓦,掘①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百里之内,必产合用土色,供人居室之用。凡民居瓦形,皆四合分片。先以圆桶为模骨,外划四条界。调践②熟泥,叠成高长方条,然后用铁线弦弓③,线上空三分,以尺限定,

    1488字 46
  • 中国陶瓷古籍

    凡埏泥造砖,亦掘地验辨土色,或蓝、或白、或红、或黄(闽、广多红泥,蓝者名善泥,江浙居多)。皆以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汲水滋土,人逐数牛,错趾踏成稠泥,然后填满木匡①之中,铁线弓戛平其面,而成坯形。凡

    2232字 47
  • 中国陶瓷古籍

    罂瓮

    凡陶家为缶属②,其类百千。大者缸瓮,中者钵盂,小者瓶罐。款制从方土,悉数之不能③。造此者,必为圆而不方之器。试土寻泥之后,仍制陶车旋盘。工夫精熟者,视器大小掐泥④,不甚增多少,两手扶泥旋转⑤,一捏而就。

    1651字 38
  • 中国陶瓷古籍

    附:青瓷

    凡白土曰垩土,为陶家精美器用③,中国出惟五、六处:北则真定定州④、平凉华亭⑤、太原平定⑥、开封禹州⑦,南则泉郡德化⑧(土出永定,窑在德化⑨)、徽郡婺源、祁门⑩(他处白土陶范(11)不粘,或以扫壁为墁(1

    5734字 34
  • 中国陶瓷古籍

    景德镇图

    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去城二十五里,在昌江之南,故称昌南镇。其自观音阁江南雄镇坊至小港嘴,前后街计十三里,故又有陶阳十三里之称。水土宜陶,陈以来土人多业此①,至宋景德年②始置镇奉御董造③,因改名景德镇。

    475字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