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 和门程村志

一、旧时地租

分类:和门程村志503字

旧时,地租分现租、赊租两类。

现租 未租种前田主以亩计算米、佃农要以米折合现金先付租金。

赊租 也称实物租,即秋收果实按比例分成,每亩以400市斤稻谷计算。有的是地主六成、佃农四成,也有地主和佃农各分一半。旧时,在和门程村周边一带的租种形式,大致可列为定租、活租、分租、预租和押租等。

定租 叫死租,就是地主把租价定死,不管收成好坏无增减、秋后照付。旧时,“脱壳田”多为定租,佃农租定租田好坏完全是听天由命。

活租 按荒熟年岁,租价灵活。一般年租以收获量缴纳50%—70%不等,让租种者略有退路。

分租 也叫赊租。佃农在秋收时,由地主与佃农在田头当场收谷分谷。

......     (共503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和门程村志

    二、山 河 桥 渡口池

    山和门程村域内的骑毛尖东有大小黄山,马社交界有大坞山的延伸,以及小坞山。村境之山全都属于会稽山西干山脉。改革开放前,山上多有桃、李、梅等果树及茶树。改革开放后,山上开始发展毛竹。1985年,专门组建村山

    909字 20
  • 和门程村志

    二、人口管理

    从前实行保甲制时,村的户籍、人口变动(出生、死亡、迁入、迁出),均由甲长调查,报告保长、由保长上报乡公所。新中国成立后,村长、组长调查后,上报上级人民政府。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时期,村民户籍、人口,由

    990字 21
  • 和门程村志

    一、水上交通

    旧时,和门程村水上交通的设施,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利用江河,二是渡口。西小江为古浦阳江。源出婺州浦江,北流一百二十里入诸暨县溪,又东北流由峡山直入临浦湾以至海,俗名小江,亦称钱清江。旧时,钱江潮由三江口

    1013字 23
  • 和门程村志

    二、陆上交通

    和门程村旧时的陆上交通,有桥,有路,还有亭。韩家沿桥始建于明清时期,坐落于韩家沿自然村。石砌、桥宽约2.5米,高约6米,桥长8米,桥洞宽约3米。桥向南北往来,此桥上世纪80年建江渔大路时拆除。如今已成高

    1204字 23
  • 和门程村志

    第四节 农业机具

    传统农具和门程村农民,自古以来在耕作、管理、收获、运行等各个环节使用的农具,采用的全是传统方式。凭牛犁田,靠人挑、背,用铁耙锄田,用稻桶人力打稻等,劳力强度大,花工多,功效低。20世纪60年代后,逐步使

    717字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