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 金川区志

二、天然林

分类:金川区志387字

境内无天然乔木林,仅有天然灌木林和较大面积的灌丛,面积约94.5万亩。其中北部梭梭林11.2万亩,分布于明沙窝、周家井一带;北部荒漠灌木林和龙首山区灌木丛及荒漠区稀疏灌木丛20.63万亩,分布于前山成山掌、亥母山和芨芨泉自然保护区一带。2005年后,通过设立芨芨泉省级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新增灌木林地46.3万亩,分布于北部荒漠地区的芨芨泉、夹滩、旧沟滩、小刺湾等地。林木大多是以旱生灌木和半灌木为主的荒漠植被和草原化荒漠植被,植株矮小稀疏,植物种类少,主要是沙生、旱生、耐盐碱的灌木和草本。有黎科的梭梭、盐爪爪、珍珠,蓼科的沙拐梍、沙木蓼,蒺藜科的白 ......     (共387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金川区志

    一、乡镇

    宁远堡镇位于金川区东南部,东北靠双湾镇,东南与永昌县水源镇相连,西南与永昌县河西堡镇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毗邻,西北与张掖市山丹县搭界,环绕城区周围。总面积1401.42平方千米。镇政府驻白家

    3294字 106
  • 金川区志

    第二节 人口变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因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经济落后,境内人口变动无史料可考。民国时期外流的人口陆续返乡,瞒丁瞒粮少报的人口也得到落实。1950年末,境内有3179户1.50万人。经三年恢复,经济日

    856字 75
  • 金川区志

    第三节 人口分布

    境内自有人类繁衍生息以来,先民依水而居、逐草而牧,并逐渐形成自然聚落,人口多集结于金川河下游流域。明洪武后,宁远堡地区农业人口渐多。清康熙年间,现双湾始有大量居民定居并从事农耕生产。1950年,境内平均

    689字 50
  • 金川区志

    第四节 人口发展规划

    1981年前,境内人口发展规划由永昌县统一制定,将人口发展纳入每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之内,根据总体计划,分解各年度计划,明确各计划期内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保障措施,确定各年度

    992字 56
  • 金川区志

    一、性别构成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境内有28015人,男性14415人,女性13600人,性别比例为105.99:100。其中,宁远堡有16360人,男性8261人,女性8099人,性别比为102.00:10

    1132字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