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中央官学
1. 国子监及辖下诸学。清代国子监同明代一样,既是教育管理机关,又是国家的最高学府。作为最高学府,国子监又称国子学或太学或辟雍。清入关后于顺治元年(1644年)“修葺(原明朝)国子监为太学,设立文庙讲堂厅,萃八旗子弟与直省贡监生肄业其中,以祭酒、司业董其成,助教、学正督其课”。并“始置国子监官,详定规制”(《清朝文献通考·学校考三》)。另“设六堂为讲肄之所,曰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一仍明旧。少詹事李若琳首为祭酒,请仿明初制,广收生徒”。“诏允增设满洲司业、助教等官,是为八旗子弟入监之始。”(《清史稿·选举志三》)顺治七年,改江宁国子监 ...... (共8096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