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 甘肃美术

榆林窟和最早的《唐僧取经图》

分类:甘肃美术1565字

榆林窟在瓜州县西南约70公里处,开凿在踏实河两岸的砾岩上,俗称“万佛峡”。瓜州所产的西瓜远近闻名,就有了“瓜州”之称。现有洞窟41个,东岸30窟,西岸11窟。开凿年代无文献可考,从壁画风格、游人题记、榜题结衔判断,有唐代4窟,五代8窟,宋代12窟,西夏4窟,元代4窟,清代9窟。

榆林窟第25窟《西方净土变》

榆林窟的彩塑以第6窟唐塑大佛为代表,高约20米,虽经历代销蚀,但仍保留唐代遗风。榆林窟壁画保存完好,内容丰富,主要有六类:一是经变。有《无量寿经变》《弥勒净土变》《法华经变》《文殊变》《普贤变》《观音经变》等,唐代后期经变多有墨书内容榜题。代表性的有中 ......     (共1565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甘肃美术

    老骥伏枥金秋节

    李泽夫李泽夫(1905—1987),名福善,字泽夫,以字行,别号遣叟。16岁即投师于陇上著名学者、书法篆刻家胡宝耕门下,从师十年,尽得胡老薪传。书法上以汉隶、秦汉篆为主,中规中矩,精纯圆熟。篆刻上以钟

    14012字 31
  • 盘古开天第一画

    1982年10月,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秦安大地湾遗址东南部第五区发掘出一座特殊的房屋基址,编号为F411。该房址为长方形,灶台居中,在灶台后部紧靠后墙的地方,发现一幅地画,据测定,创作年代距今约5000年

    991字 94
  • 岩画——远古先民的画廊

    岩画是用矿物质颜料涂绘或用石器磨、敲,或用金属工具刻画在山崖石面上的图画。远古时期,甘肃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为先民的生存提供了天然适宜的环境,是中国历史上畜牧业、农业发祥和古代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也是绘画

    340字 88
  • 肃北岩画

    1954年以来,在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祁连山和马鬃山一带发现了大量古代岩画,共有画面55组,图像300多幅。祁连山岩画主要分布于大黑沟、灰湾子、七个驴和盐池湾阿尔尕力太4处遗址,以大黑沟最丰富,共有画

    382字 112
  • 黑山岩画

    1972年以来,在嘉峪关市西北的黑山崖壁上发现了31幅岩画;1978年和1987年又发现岩画153幅,分布于四道鼓心沟、红柳沟、石关峡、磨子沟等处。据考其创作年代上限为距今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下限

    301字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