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85年
孔子正乐删诗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一」
按 论者对孔子定礼乐删诗、书真伪有辩。孔子以鲁哀公十一年返鲁为大夫,时年七十以后修述也。将俗乐雅化,所谓正乐,即去其淫声使归雅正。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盖春秋以降,维护奴隶制王权的礼乐制度濒临崩溃,官方政治文化活动需要的制艺体系不备。孔子深以为忧,四处奔走,追迹三代 ...... (共841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