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 中国史学

一、“史”字的解析

分类:中国史学1727字

“史”字在甲骨文中与“事”、“吏”、“使”等字形混用,涵义很广。甲骨文“史”字构形所揭示的字义实际上是“事”或“使”。古文字学家认为甲骨文中的“史”字代表了田猎或作战工具,因此其基本意义是“所从之事”。陈梦家认为:“史为田猎之网,而网上出干者,搏取兽物之具也。”[1]胡厚宣也指出:“丫即干,亦即单,为……战字所从,乃田猎和战争所用之工具。”[2]王贵民也说:“史字上部偏旁是丫和口的复合,无非表示田猎工具。”并进一步指出:“渔猎时代人们的重要生产活动之一是捕获禽兽,故以史概括所从之事。”[3]既然史的涵义甚广,因此便有不少人从自己理解的角度 ......     (共1727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一、中国史学史的概念与对象

    中国史学史是以中国史学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在现行专业目录中属于一级学科“历史学”下“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二级学科的一个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原来并没有“史学史”这一概念,它应该属于外来词,可能从

    2799字 85
  • 二、中国史学史的研究理论及方法、分期

    中国史学史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考证法、归纳法、综合法和理论分析法,包括应用西方史学观念和理论,分析中国传统的史学活动,认识史学活动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微妙关系等问题。还可以用西方叙事学,来研究中国传统的记事

    1803字 88
  • 三、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史学史这一学科的产生,始于梁启超(1873—1929年)的倡导。1903年梁启超在日本学者浮田和民等人的影响下,率先在中国提出“新史学”的主张,此后又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国史学史”的体系。他在《新

    1980字 93
  • 四、中国史学史的研究现状

    1949年以后,中国史学史专著的撰著和出版仍在继续。金毓黻在旧作的基础上重新修订,1957年由商务印书馆再版。中山大学刘节以讲义为基础,撰成《中国史料学与史学史》(后曾庆鉴等整理成《中国史学史稿》,由

    2195字 86
  • 五、本书的特色

    本书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形成自己的特色。第一,适度解构现有的史学史体系,试图恢复中国史学发展的原生状态。本书将历史主义与现实主义方法相结合。以历史主义方法为主,对中国史学史进行实事求是的研究。

    2192字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