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 民国服装

第一节 俭朴

分类:民国服装1463字

崇尚俭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在服装方面的表现尤其如此。人们对于衣服没有过分的要求,只是能够护体保暖就行。

 

图2-1 西式婚纱照片

1929年《灵川县志》:“士族长衫鞋袜,农工短裋草鞋,无特别之服。俗尚朴俭,乡少有衣丝者,惟居会城者衣之。”[1]

图2-2 戴着珍珠项链的女子 

1926年《赤溪县志》:“县属妇女尤崇尚节俭,不施脂粉,不戴花朵。衣服,夏苎冬棉,自织自染,色皆黝黑,不尚绘彩。衫长至膝,袖不逾掌,质朴无华,操作尤便。”[2]

在这两则记载里,可以知道无论是灵川县还是赤溪县的衣着都非常俭朴,人们还遵循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自织自染,很少丝绸穿着, ......     (共1463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民国服装

    第四节 发展

    20世纪20年代,穿着西服已是中国普通民众的一种流行,特别是在上海知识阶层中,西服已成为主要穿着样式。而且无论男女,西服成为人们的首选。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新的西式服装已经演变成一种服装潮流,人们可

    10031字 30
  • 民国服装

    第六节 影响

    一、外国人服装的消费习惯现代服装,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在上海、天津、广州等沿海开放性城市,这种情况尤其明显。服装是一种消费品,其占据整个生活的开销具有一定比例,在上海西侨(主要指美

    2201字 34
  • 民国服装

    第七节 追逐摩登

    在追逐摩登、时尚方面,30年代的服装应该说达到一个高峰,其节奏快,而且跟风的人群也多,成为街头一景。一、时尚服饰(一)小马甲30年代是小马甲盛行的时期,女性穿小马甲的现象十分普遍,10多岁到40多

    14172字 32
  • 绪论:辛亥革命开创中国服装的新纪元

    辛亥革命是推翻帝制的革命运动,完全不同于过去的一个封建王朝推翻另一个封建王朝,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从封建走向共和,从专制走向民主,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辛亥革命也对中国服装

    22429字 130
  • 第一章 新旧交替的服装文化(1911~1920年)

    中国民国初期的服装,是承继了晚清服装的发展轨迹而逐步形成的。任何事物的变化都不可能立马发生巨变,而是有个慢慢进行演变的过程,服装同样如此。在成都,晚清的服装就是非常引人一番注意的:“近来成都讲究穿着,女

    1447字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