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物 > 鲁迅

学洋务

分类:鲁迅377字

水师、陆师学堂,是洋务派办的,目的在于学习西方的现代科学技术,自强自立,富国强兵。学西方的现代科技,被称为学洋务。对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读书应试才是正路,这种观念紧紧束缚着中国人的思想。所以,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 “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洋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在南京,鲁迅接触到了全新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知道了世界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等等。当时,对鲁迅产生了重大思想影响的是严复翻译的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在《琐记》中,鲁迅说:“原来世界上竟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 ......     (共377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1881年生于浙江绍兴城

    1881年9月25日(农历八月初三),鲁迅生在绍兴城内东昌坊口周家。取名樟寿,字豫山,后改为豫才。鲁迅在《我的第一个师父》中说:“我生在周氏是长男,‘物以稀为贵’,父亲怕我出息,因此养不大,不到一岁,便

    187字 119
  • 一个大家族

    鲁迅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周家曾是绍兴城内聚族而居的大家族。1861年太平天国军队克绍兴,周家曾作为王府。次年,清军与英法联军勾结进行反扑,占绍兴,大肆烧掠,周家开始衰落。鲁迅出生时,聚族而居

    117字 102
  • 父亲是秀才

    鲁迅的父亲周凤仪(1860——1896),后改为文郁,又改为仪炳,号伯宜。是个读书人,中过秀才,一直闲居在家。

    60字 125
  • 母亲姓鲁,乡下人

    鲁迅的母亲姓鲁名瑞(1857——1943),是绍兴乡下安头桥鲁希曾(号晴轩,举人)的女儿。鲁迅在《自传》中说,她虽是乡下人,但却“以自修到能看文学作品的程度。”

    88字 92
  • 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1893年鲁迅13岁时,祖父周福清(原名致福,号介孚,曾在京为内阁中书,1837——1904)因“科场案”事发被捕,囚杭州府狱中。鲁迅在《自叙传略》中说“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即指此事。1901

    176字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