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物 > 曹禺

曹禺75周年诞辰、戏剧活动60周年学术讨论会

分类:曹禺404字

1985年10月4日,由田本相策划,南开大学主办,在曹禺的母校——南开大学举办了 “曹禺75周年、戏剧活动60周年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代表计40余人,参加了关于曹禺戏剧的研讨活动。曹禺也出席了会议。南开大学校长滕维藻致大会开幕词,并代表全校师生向曹禺敬赠75华诞寿礼。曹禺致答词,他说: “我永远忘不了南开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我的一生是同南开联系在一起的。” 这次会议,是新时期以来,第一次以曹禺研究为专题的大型学术会议,与会的代表本着总结历史、开拓进取的态度,对以往曹禺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试图对曹禺研究中的不足加以弥补。会议充分肯定 ......     (共404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人民文学

    全国性大型文学刊物。月刊。1949年9月创刊于北京。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1953年起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 主办,为全国文协的机关刊物,初为新华书店出版兼发行,后改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茅盾为主编,

    448字 185
  • 三座门大街14号

    30年代《文学季刊》编辑部所在地。以大街心有一座门,中间一大门,两侧两小门组成一个“三座门” 而得名。位于北京北海前门文津街以东,今景山前街25号。这是一个坐北朝南的院落,巴金和章靳以的住处就在里面。

    461字 127
  • 三里屯北24号楼

    曹禺在北京的寓所之一。位于今朝阳区东直门外大街和工人体育场北路之间。1975年,曹禺从张自忠路3号中央戏剧学院宿舍迁至这里,当时住的是24号楼3门4号和5号两套单元房。这是一般居民住的普通两居室单元房

    225字 163
  • 《于无声处》座谈会

    1978年11月,宗福先的《于无声处》 由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业余话剧队在北京演出后,似一声惊雷轰动了全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回响,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和赞赏。该剧在首都正式公演前后,首都戏剧界为之举行

    691字 160
  • 万方

    曹禺第3个女儿。曹禺与方瑞所生。从小受父亲熏陶,对文学艺术产生兴趣。“文化大革命” 中到东北插队,后加入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任创作员。1979年转业回北京,曾在《剧本》 月刊任编辑,现为中央歌剧芭蕾舞剧

    661字 309
单篇阅读全文
知识稻田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VIP会员
畅享全站1000万篇资源,全文阅读

半年卡:58.00元/180天

原价:158元
VIP开通详情
VIP资源中心  
常见问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6.97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阅读权限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