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图片 > 解密敦煌

二、民国时期的敦煌

分类:解密敦煌475字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国成立后,敦煌县属安肃道所辖。

1922年,白俄阿连阔夫残部约500人,由新疆窜至敦煌驻扎在莫高窟约八个月之久,对莫高窟的破坏极其惨重,他们将洞窟和寺院中的门窗、匾额劈碎当柴烧,在洞窟内支锅做饭,大片壁画被烟熏火燎无法辨认,把大批塑像断手凿目,甚至挖心捣腹,意在盗宝,斑斑罪痕,至今犹存。

面对莫高窟沙压像毁,楼阁倾圮,法像暴露,荒刹隐索,不蔽风雨的残破景象,敦煌人民深为遗憾,发起了 “聚众善资”、“虔意兴修千佛洞”的活动。几经波折,不避寒暑,不辞辛劳,凡八易春秋,用金12000元,直到1935年始建成今 ......     (共475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解密敦煌

    一、敦煌先民主要是被流放的犯人

    大约距今四千多年前,即尧、舜、禹的传说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部族之间,相互掠夺财富和人口的战争经常发生。在这种弱肉强食的形势下,各亲近部落自然结成部落联盟。尧、舜、禹作为中原部落联盟最强大的首领

    908字 77
  • 解密敦煌

    二、扑朔迷离的敦煌地名

    汉语“敦煌”一词,始见于 《史记·大宛列传》 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说“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关于“敦煌”二字的解释,历代学者们众说纷纭。日本学者藤田丰八考证说,敦煌可能是都货罗Tokhara的译音

    677字 82
  • 解密敦煌

    一、张骞出使西域

    西汉初年,从蒙古高原崛起的匈奴赶走了河西的月氏,占据了河西,有“控弦之士三十余万”,建立起强大的政权,并与羌人联结,严重威胁着西汉王朝的安全。由于新兴的西汉王朝的经济尚未恢复,政权还不稳定,无力抗击匈

    698字 74
  • 解密敦煌

    三、汉代通西域的南北二道

    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汉朝 “因益发使抵安息、奄蔡、条支、身毒国”,“使者相望于道……汉率一岁中使者多者十余,少者五六辈,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返。”这些使团,大都携带大批货物,具有商队的性质。他们在发展

    479字 69
  • 解密敦煌

    一、五凉时期的敦煌文化

    4世纪初,西晋王朝经永嘉、建兴之乱后走向灭亡,北方处于战火弥漫、干戈不息的混乱局面。匈奴、鲜卑、氐、羌、羯等少数民族贵族和汉族人士先后称雄立国,建立了十六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六国。到北魏政权统一北方,才

    1755字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