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数民族服饰的流布和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服饰广为流布,从现存文献和考古发掘材料来看,主要有裤褶、裲裆、半袖衫、羃䍠、靴和六合靴等。
◄ 执盾武士俑
南北朝
规 格: 高26厘米
武士头戴朱红披缘帽,着红色右衽长衫,黑腰带,白裤子,圆头圆鞋。左手执盾于胸前,右手作执物状。
1.裤褶
亦即袴褶。本为便于骑乘的战服。下袴上褶,不用裘裳,因而得名。据说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便是用其衣制。其基本款式为上身穿齐膝大袖衣,下身穿肥管裤。这种服装的面料,常用较粗厚的毛布来制作。西汉每年赐匈奴酋长大量丝织品缯帛,但匈奴人在游骑中易于被草棘刮破,不如毛布结实。《史记·匈奴列传》中 ...... (共2503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