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医学 > 腰椎疾病比较影像学

第四节 椎间盘退行性变

【病因】

椎间盘退行性变(interr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的病因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除了腰椎的解剖结构特点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生的退行性改变外,还与先天遗传、自身免疫、急性创伤及长期慢性劳损有关。

(一)内因

1.腰椎的退行性变最先表现于椎间盘,这与其缺乏血供、负载重、活动度大是密不可分的。儿童和青年时期椎间盘的弹性主要是由其含水量来决定的。出生时纤维环含水约80%,髓核含水约90%;18岁时L5-S1椎间盘纤维环含水70%,而髓核含水为80%;35岁时则分别降至65%和78%。由此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纤维环和髓核逐渐出现失水,除使椎间盘在外形上变薄外,其内部亦相应发生一系列变 ......     (共20322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腰椎疾病比较影像学

    第一节 软骨和骨的胚胎发育

    骨组织起源于中胚层,其发育生长以至成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与骨骼发育有关的是来自中胚层3个主要细胞团(即体节、生肾节和侧中胚层)中的体节。体节为疏松的间充质组织,这些组织中有的间充质细胞产生结缔组织

    1092字 124
  • 腰椎疾病比较影像学

    第二节 腰椎的形成和发育

    在胚胎第15天左右,外胚层细胞继续向头端延伸,形成从原结至索前板的细胞索称为脊索突(notochordal process);继之,脊索突逐渐变成一条中空的管道,又称脊索管(notochordal c

    2970字 103
  • 腰椎疾病比较影像学

    第三节 椎间盘的形成和发育

    在妊娠第3个月出现椎间盘。原始椎间盘称为椎间盘膜(interdiscal membrane),此膜性结构紧密地围绕着椎体原基,后期形成脊柱的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当椎间盘出现时,索周鞘膜背侧的延伸部分将

    2136字 100
  • 腰椎疾病比较影像学

    第一节 腰椎的骨性结构

    正常人的腰椎有5块,结构与颈椎、胸椎相似。每块椎骨均分为椎体和椎弓2部分,椎体在前,椎弓在后,二者借椎弓根紧密连接。椎弓由左、右椎弓板会合而成,共发出7个突起:1个棘突、1对横突、1对上关节突和1对下

    2032字 136
  • 腰椎疾病比较影像学

    第二节 腰椎的骨间连接

    一、椎体间的连接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连接主要借助椎间盘、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一)椎间盘椎间盘由4部分组成:覆盖于椎体上、下缘的薄层透明软骨终板,两层终板之间为纤维环和Sharpey纤维,中央是富有弹性

    1775字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