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医学 > 明清十八家医案

新都治验

分类:明清十八家医案30348字

琼兄内伤饮食,外感风邪,洒淅恶寒发热,烦躁不宁,已经表汗泻吐之后,小水短赤, 口渴, 腹中疼, 夜不能睡, 耳聋气塞, 神魂不安, 懊不已。 予脉之, 两寸滑大,左关弦,右关滑,两尺皆弦,皆七至。据此乃少阳、阳明两经合病。仲景云: 渴而小便不利者,当利其小便。先与柴苓汤加竹茹进之,耳稍聪,稍得睡,热仍不退,闻食气即呕,以济生竹茹汤加人参、麦冬、黄连,外与辰砂六一散三钱,服后神稍清,手足心仍热, 用竹叶石膏汤, 而热亦不退, 且懊殊甚, 合目即谵语。按仲景谓伤寒汗吐下后,懊不得眠者, 热在心胸之间, 宜轻涌之。 以栀子豆豉汤主之。 服后晚间仍不得眠, ......     (共30348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明清十八家医案

    医案小引

    生生子曰: 医案者何?盖诊治有成效,剂有成法,因纪之于册,俾人人可据而用之。如老吏断狱,爰书一定,而不可移易也。医家有案伙矣,或寂寥数语而法不备,或幋①悦其辞,而于治法无当。何案之与有?尝窃慨焉! 余

    454字 34
  • 明清十八家医案

    吐泻门下痢红白症附

    胃寒肠热黄平福,形瘦面白,时当暑热,得呕吐泄泻之病。医见口渴溺赤,与竹叶石膏汤,而呕泄未止,反加心胸胀满,神气昏冒,躁扰不安,势甚危急。诊之脉来浮数,肌热灼指,舌边红刺,满舌白苔,中心黄黑。伊父绍邦,

    4978字 35
  • 医之有案,其来远矣。若历代明医史传,之所以载其施治之法,神妙之效,皆凿凿可考。至丹溪之朱,樱宁生之滑,其传皆出于名笔,动数千言莫之既。而于病之浅深,治之缓急,功之大小,昭然明甚,思欲起其人而不可得。吾

    499字 140
  • 目录

    卷一………7荣卫论 ………7答提学黄公如金所患书 ………8条答福建举人谢邦实所患书 ………10疫 ………11疟 ………11鼻衄流涕 ………16痢 ………16胁痛 ………17鼓胀 ………17茎中虫出 …

    393字 108
  • 荣卫论

    丹溪论阳有余阴不足,乃据理论人之禀赋也。盖天之日为阳,月为阴。人禀日之阳为身之阳,而日不亏; 禀月之阴为身之阴,而月常缺。可见人身气常有余,血常不足矣。故女人必须积养十四五年,血方足而经行。仅及三十余

    2001字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