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中国现代文学

《保卫卢沟桥》的创作和演出

分类:中国现代文学646字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上海剧作者协会于7月15日召开全体会议决定:由到会的全体会员集体创作三幕剧《保卫卢沟桥》。该剧第一部《暴风雨的前夕》由崔嵬等执笔, 第二部《卢沟桥是我们的坟墓》由凌鹤等执笔,第三部《全民的抗战》由宋之的等执笔,参加创作的达十七人之多。执笔整理的有夏衍、郑伯奇、张庚等。阿英起草了该剧的《代序》,再版时又印入郭沫若为该剧所题的诗。全剧取材于保卫卢沟桥的战争,以宏伟的气势烘托出中华民族誓死抗日的激愤情绪,喊出“保卫祖国,一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 “保卫卢沟桥,保卫华北,保卫祖国”的呼声,揭开了抗战剧运的序幕。上海几 ......     (共646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运动·论争·思潮·事件

    (以发生和出现的时间先后为序)

    15字 141
  • 南开学校的新剧演出活动

    1914年,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的周恩来等,发起成立敬业乐群会,该会内有俱乐部、演剧团。后又成立南开新剧团,下设编纂部、演作部、布景部和审定部。从1914年到1918年的五年时间里,在校长张伯苓的领导和支

    946字 137
  • 关于戏剧改良的论争

    1918年《新青年》第5卷第4号“戏剧改良专号”,发表了胡适、傅斯年等人的文章,提倡戏剧改良。胡适的《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提出反对传统戏剧,认为中国旧戏的歌舞等等,本来都是“戏剧进化史”上的落后形

    470字 190
  • 易卜生《娜拉》的翻译和早期问题剧创作

    易卜生是近代社会问题剧的开创者,他的《娜拉》(又译为《玩偶之家》或《傀儡家庭》)是典型的社会问题剧,曾被称为“妇女独立的宣言式”。早在1914年,春柳社在上海就上演过这个戏。1918年6月15日,《新青

    726字 160
  • 《终身大事》的创作和演出

    《终身大事》是“五四”时期兴起的社会问题剧中影响较大的独幕剧。胡适作剧。原是应留美同学之请用英文写的,归国后译成汉语,于1919年在《新青年》第4卷第6期上发表。《终身大事》的创作受到易卜生《娜拉》(即

    365字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