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
中国古代哲学关于物质构成的概念。通常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最早出自殷周之际的《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洪范》作者将一切自然现象和人的现象归结为五种物质元素,用以说明宇宙万有的发生和发展,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理论思维的初步萌芽和素朴的唯物主义因素。战国时代又有新的发展。有人提出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就是五种物质元素既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又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反映了古代素朴辩证 ...... (共326字) [阅读本文]>>